網站首頁 項目 技術 問答 行情 周邊
當前位置:富路庫 > 周邊 > 科普

花生葉斑病症狀及防治

欄目: 科普 / 發佈於: / 人氣:3.91K
花生葉斑病症狀及防治

花生葉斑病主要是褐斑病、黑斑病、網斑病。

1、褐斑病,葉片受害後,初生圓形或近圓形黃褐色小斑點,病斑逐漸擴大,直徑約10~14mm葉尖、葉緣病斑形狀不規則,顏色較黑斑病淺,葉正面病斑茶褐色或暗褐色,背面呈褐色或黃褐色。初期病斑周圍產生明顯的黃色暈圈,背面不明顯。潮濕時,病斑表面產生灰褐色黴層,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

2、黑斑病,發病初期症狀不易於同褐斑病區分,但到後期差異較顯著。葉片受害後,初生褐色針頭大小病斑,逐漸擴大為圓形病斑,直徑約1~5mm,病斑逐漸由淺褐色變成黑褐色,葉背面與正面病斑的顏色相似。葉片正面病斑周圍有不明顯的淡黃色暈圈,病斑背面有許多黑色小點,排列成同心輪紋狀,即病菌分生孢子座。潮濕的情況下,病斑上能產生一層灰褐色黴狀物,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在一張葉片上有時產生幾十個病斑,有時幾個病斑相互合成不規則的大型病斑。莖稈與葉柄上的病斑呈橢圓形,黑褐色

3、網斑病,主要發生在花生生長中期,為害葉片。症狀類型受氣候條件尤其是相對濕度的影響較大,相對濕度低於80%時,病斑為褐色網紋型,發病初期在葉片正面產生星芒狀小黑點,後擴大為邊緣網狀,不規則而模糊的黑褐色病斑,直徑約2~4mm,病斑不穿透葉片,僅為害上表皮細胞,引起壞死,不損害柵欄組織;相對濕度超過90%以上時,病斑為污斑型,斑較大,約7~15mm,近圓形,黑褐色,病斑邊緣較清晰,穿透葉片,但葉背面病斑較小,壞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點,即分生孢子器。

防治方法

1、選用抗病品種山東以“奧油92”為最抗,中熟品種以“花39”為最抗。各地應因地制宜的選用抗病品種。

2、輪作換茬該病菌寄主作物比較單一,只侵染花生,在發病嚴重的地區,可與其他作物輪作,尤其是與玉米、甘薯等作物輪作,可有效控制此病的發生。

3、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,合理密植,施足基肥,特別是施足有機肥,可促進花生健壯生長,提高抗病力。

4、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病株率為20%時及時噴藥防治,可使病害減輕,一般可增產15~20%。可用1:2:150~200的波爾多液,70%代森錳鋅400倍液,70%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~800倍液等,一般每隔10~15天噴藥一次,連噴2~3次。如果天氣乾旱,病害停止發展,噴藥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一些。由於花生葉面光滑,在噴藥時,可適當加入粘着劑,防治效果會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