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專案 技術 問答 行情 周邊
當前位置:富路庫 > 問答 > 有問必答

幼苗長齊後要及時通風 | 春天管理棚室要注意什麼

欄目: 有問必答 / 釋出於: / 人氣:2.13W

防徒長:控制好移栽苗齡,同時挖好排水溝,方便排灌。若幼苗徒長,應斬斷部分根系,同時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調節。

防倒春寒:低溫煉苗,倒春寒來臨前澆施防凍水,寒流來臨前搭建煤爐或使用電暖氣進行增溫。

防激素中毒:控制好激素使用濃度,激素中毒時大量噴水並噴施生長調節劑,之後合理追肥,促使植株恢復生長。

防病蟲害:做好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,以預防為主。

春天管理棚室要注意什麼,幼苗長齊後要及時通風

一、春天管理棚室要注意什麼

1、防徒長

(1)隨著氣溫回升,晝夜縮小,植株作物極易出現徒長現象,尤其是茄瓜類蔬菜最為明顯,一旦徒長,極易落花落果,還容易產生畸形果。

(2)要想預防徒長,首先要控制苗齡,及時定植,以免錯過最佳的種植時間,在定植前15-30天內就要做好整地施肥工作,同時挖好排水溝,以便排灌,在雨季能有效的排水降溼,有利於緩慢。

(3)當已經發生徒長時,要及時採取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,首先結合中耕除草將部分根系斬斷,減弱根系吸收能力,控制地上植株生長,但是不宜將主根斬斷,同時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灌根,控制徒長。

春天管理棚室要注意什麼,幼苗長齊後要及時通風 第2張

2、防倒春寒

(1)春季最為嚴重的危害就是倒春寒,它對作物的影響極大,所以在幼苗齊苗後,就應該及時對苗床進行通風處理,隨著氣溫升高而逐漸加大通風量,提高低溫煉苗,增加幼苗的抗寒能力。

(2)在倒春寒來臨前適時灌水,降低凍害程度,或是是用噴霧器對植株表面噴水,增加空氣溼度,可以延緩凍害。

(3)保護地在寒流來臨前,可以在棚室內搭建煤爐或使用電暖氣、增溫塊進行臨時加溫,以提高棚內溫度,避免凍害,但是一旦要注意通風,以免氣體中毒。

春天管理棚室要注意什麼,幼苗長齊後要及時通風 第3張

3、防激素中毒

(1)在溫度升高後,進行點花和蘸瓜時,點藥的濃度也要相應降低,濃度過高會影響到植株的花芽分化,造成葉片皺縮、畸形,出現畸形果。

(2)當出現激素中毒現象時首先是大量噴水清水,既能植株表面的藥液沖刷掉,還能稀釋藥液濃度,同時噴施生長調節劑,增強恢復能力,迅速恢復植株正常生長。

(3)之後在進行追肥和鬆土光照,以增強植株自身恢復能力,解除藥害。同時針對藥害發生的藥劑,噴灑相對應的緩解藥劑。

4、防治病蟲害

(1)在溫度回升後,病蟲害發生也比較普遍,要採取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的措施,控制病蟲害的蔓延,對於蔬菜常見的病害要及時噴灑防治,蟲害也是如此。

(2)在進入四月後,高溫強光,作物極易發生日灼病,可以採取摘葉抹杈的措施,但是一次性不可過多,噴灑葉面肥,促進開花坐果,預防生理性病害發生。

春天管理棚室要注意什麼,幼苗長齊後要及時通風 第4張

二、冬季如何快速提高棚室地溫

1、鋪防寒草

(1)可以在冬季封凍前在大棚地表上鋪一層30釐米厚的防寒草,可以用稻草、稻殼、樹皮、粉碎的秸稈等,使得土壤凍土層降至30釐米左右。

(2)而冬季如果不扣膜,可以在早春扣膜前將防寒草點燃,使其慢慢的燃燒,這樣既能加快土壤化凍,燃燒的灰燼還能為土壤補充鉀肥,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蟲害,可謂是一舉三得。

2、晚揭早蓋

(1)一些加溫的大棚,可以在早春扣膜後,首先將大棚進行封閉,周圍的縫隙要用土壤壓實,保證大棚封閉嚴密。

(2)在晴天的白天,早晨晚一點揭開大棚的覆蓋物,利用太陽光直射,在配合爐火加溫,使得氣溫儘快的提高,以氣溫提高地溫,而在則要晚一點的蓋上保溫覆蓋物,這樣能儘快的使得地溫升高。

春天管理棚室要注意什麼,幼苗長齊後要及時通風 第5張

3、地膜覆蓋

(1)在大棚施肥整地後,可以用極薄的塑料薄膜緊密的貼蓋在畦面或壟面,在白天是,太陽的直射光會穿過薄膜使得土壤獲得較多的輻射熱,這樣會加快表層地溫升高,過傳導作用逐漸向下提高土壤的溫度。

(2)而在夜間土壤中的熱量不斷的一長波輻射向大棚內散熱,而這部分熱量會被地膜阻擋,不會散發到大氣中,這樣就更加加速了地溫提升。

4、提高灌溉水溫

(1)在播種後首次澆水必須要用開水或者井水,在播種後覆土後立刻覆蓋地膜,以保持較高的地溫。

(2)而且苗床用水必須要實現預熱好,水溫要達25度以上才可以使用。而大棚內的灌溉用水應該首先在水箱內預熱3-5後再澆灌。

春天管理棚室要注意什麼,幼苗長齊後要及時通風 第6張

5、保持棚膜清潔

(1)保持棚膜清潔,能增加太陽透光率,而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,當陽光透過棚膜進入棚內時,因為“溫室效應”,使一部分光能轉化為熱能。

(2)如果棚膜上有水滴和塵物,這樣都會影響到陽光穿透,棚膜上附著一層水滴,可使透光率下降20-30%,可見保持棚膜清潔,有助於增加進光量,提高棚室溫度。